年味儿浓藁城宫灯高高挂红红火火中国年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的过年气氛。石家庄藁城屯头村的各家各户更是喜气洋洋,村民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最红火的时候。他们在忙着做灯笼。

50个管子作骨架,直径3.5米,灯口直径1米,将近公斤重的大型植绒布灯笼,将藁城屯头村白均平家的院子占得满满当当。耀眼的红色让这个灰色小院显得格外生动,临近春节,有着三十多年大型灯笼制作技艺的白均平,忙得不可开交。

白均平告诉我们,这个巨型的灯笼制作周期大概是三四天,这批单子需要十六个,要得很急,所以两个女儿也都过来帮忙,全家齐上阵。据了解,石家庄藁城屯头村90%的村民都从事宫灯相关产业,带动了周边7万余人的就业,目前,藁城宫灯已经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远销海内外,屯头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宫灯第一村”。然而,如今的辉煌,离不开它深厚的历史传承,藁城宫灯的美名由来已久。

藁城宫灯起源于东汉,是由古人用的纱罩灯衍变而来。据传清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路过藁城,看见老百姓门前挂的红灯笼,外表华丽,工艺精湛,并带回宫中悬挂,故得名“宫灯”。藁城宫灯历史悠久,“工艺纸雕宫灯”又是藁城宫灯的代表作。

藁城宫灯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有圆形、八角、六角、四角形等,制作技艺十分复杂。

传统宫灯制作工艺,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特色的基础上,经过老艺人们的研制开发,藁城宫灯在用料和制作中不断改进,深受人们喜爱。纸雕宫灯共获得国家九项专利、十项版权,先后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特许商品,年成为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也为藁城宫灯的传承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圆圆满满、吉祥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浓浓年味传递着来年的红红火火。

责编:张璐

主管:李金平

监制:张鸿鹏

来源:河北旅游TV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