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7日,随着白军平和老伴、两个女儿,合力将两盏宫灯骨架撑开,小院瞬间变得“红火”起来。
在经过最后的贴花、晾晒,两盏直径3.5米、长4米的巨型宫灯齐活,并将踏上长途之旅,为远在多公里外的西安输送浓郁的国庆“中国红”。
国庆节临近,来到石家庄藁城区屯头村,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晾晒的大红灯笼。该村制作灯笼历史悠久,曾因进贡宫廷而得名“宫灯”。
全村有90%的家庭从事灯笼产业,并带动了周边5万多人就业。68岁的白军平,是村里有名的“灯笼大王”,擅长制作2米以上的大型宫灯。作为专做巨型宫灯的老手艺人,白军平每年都会收到很多订单。
在一个月前,他就接到了一份来自西安的订单:制作两盏直径3.5米的宫灯。这种大型宫灯都是纯手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做底座,锯竹片,打竹眼,穿竹条……样样都要靠手艺人的精湛技艺。
制作这两盏巨型宫灯,白军平全家人齐上阵,加班加点,大约用了5天时间。每盏宫灯重达斤左右,这种大型灯笼主要用于城市广场上,在重大节日期间营造喜庆的气氛。
除白军平的巨型宫灯,其他工厂内也是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国庆主题灯笼。如今,屯头村年产各类宫灯1亿对,年产值15亿元。本文图文ICphoto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