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在家隔离,石家庄这一家三口却往外跑,

本文转自;

在石家庄,有这样一家人:

丈夫是医生,妻子是流调员,

儿子是志愿者。

一家三口都在“战疫”一线,

他们这样互相支撑……

1月7日上午8时,李医院门诊二楼的多学科会诊室,和其他专家一起,开启了一天的新冠肺炎救治院内专家组会诊工作。于此同时,他的爱人张晓娜正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开展流调工作,儿子李乾烨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抗疫。

救治一线的丈夫

医院抢救新冠患者

李辉(右一)正在会诊供图/医院

李辉是医院胸外四科主任、新冠肺炎院内救治专家。此次他义无反顾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成为院内救治专家组的一员,和其他专家一起负责隔离病区患者的救治指导任务。

1月10日上午,一名病情进展迅速的危重型患者,急需进行ECMO治疗。李辉作为外科专家紧急进入隔离病区提供外科保障,确保ECMO治疗安全顺利实施,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据悉,李辉曾作为河北省第七批援尼泊尔医疗队队长,赴尼开展了2年的援外医疗工作,并被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流调一线的妻子

每天在疫情中心区域忙到半夜

深夜,张晓娜还在进行流调工作

如果说李辉是在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救治场上忙碌,那他的爱人张晓娜,则是在防控疫情的源头——流调现场奔走着。

张晓娜在1月3日凌晨就火速赶到了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开展流调工作,阻断疫情扩散。增村镇是这场疫情最严重的中心区域,核酸阳性患者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带。有些患者轨迹多、活动场所多、接触人员多,所以流调人员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难度也大。

张晓娜常常身着厚重的防护服,走家入户开展工作,再结合电话流调方式,最终掌握每一名患者的密切接触人员和次密切接触人员信息,一忙就是十五六个小时,每天都到半夜。

服务一线的儿子

作为社区志愿者为居民做好服务

李乾烨在协助二次核酸检测,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

儿子李乾烨,现为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专业大一的学生。父母都在为抗疫而奔忙,李乾烨就挑起了照顾姥姥、姥爷的担子。同时作为一名医学生和准医务人员,他受父母影响,第一时间报名了社区抗疫志愿者招募,成为了石家庄市盛邦花园社区的一名楼管,主要负责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引导服务工作。

1月11日下午,他已经紧急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这是你的第一份社会工作,也是你走上医疗服务的第一步,努力吧!”李辉和爱人也支持并鼓励儿子加入抗疫行列。

“作为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天职,能为守护大家庭、守护咱们共同的家园做点事,小家暂时做点牺牲也是值得的。”李辉说。

舍小家,为大家!

为这一家人点赞

向所有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战胜疫情,迎接春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