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昔日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也是腊八节,天恩寺在腊八熬粥以此馈遗四方信众。
腊八粥又称为“佛粥”、“福德粥”、“福寿粥”。一年当中,缠绕着庆贺释迦牟尼佛和菩萨的释教节日项目稠密,饮食行动也多种百般,此中,对后代影响最大者莫过于腊八节吃腊八粥了。古代将旧历十仲春称之为尾月,在尾月里,人们敬拜的诸神有八种,因而称为“腊八”,汉朝以来行祭的日子就逐步停止在尾月初八这一天了。其它,依照释教的传闻,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苦行六年,逐日仅食一麻一米,后因饥饿劳顿昏迷在地。一位牧女给他喂了用泉水熬成的乳糜状的粥后,复原了灵魂,总算在尾月初八这天夜里,悟道成佛。后来,释教僧侣们为了不忘佛祖成道夙昔所受的魔难,便仿照牧女的做法,熬粥供佛。是以腊八粥就盛行起来了,腊八也成了释教节日,称为“佛成道日”
吃腊八粥之俗,始于宋朝,于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10纪录:十仲春“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做队念经,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俗,排门教养。诸大寺做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徒弟,谓之‘腊八粥’。都人这天,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这“七宝五味粥”的说法,大约是取法于释教中的“七菩提分”和“五善”、“五菩提”之类,现实因而枣、杏仁、核桃仁、莲子、花生和米豆等物煮成稀粥而成。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