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66445.html
年,藁城区粮食产量迈上了新台阶,粮食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50.8万吨,实现面积、总产“双增加”。同时,以优质强筋麦为抓手,全力打造“中国强筋麦产业之都”,形成了“科研育种、良种繁育、绿色生产、原粮流通、面粉加工、宫面制作”等六大板块。投资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涉及5个乡镇12个村……
刘和宾正在检修农机。现在,虽然春耕生产还没有展开,但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已经忙碌了起来:修农机、备化肥、换水泵……“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不误农时,为农民朋友们贡献更多小麦优良品种。”农场负责人刘和宾说。
化肥准备充足农机检修完毕
2月16日,在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的仓库里,记者注意到,成袋成袋的化肥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喷药机、收割机等60多台(套)农机一字排开,静静地等待主人的启动。而刘和宾正在一台农机前忙碌着。
“3月中上旬就要给小麦喷药了,这是小麦返青后第一次喷除草剂,挺重要的。”说完,46岁的刘和宾又继续弯下腰,用扳手拧紧这台农机上的螺丝。他告诉记者,这叫四走式喷药机,机器上配备着一个精准施药系统,直接把配好的药加进去之后就不用再管了,施药期间,机器都可以自动调节配药。“它的‘双臂’延展开后,宽度可达12米。”刘和宾介绍说,农场目前有14台四走式喷药机,如果一起喷药,每天可作业多亩,省时省工又省力。
其实,每年农耕开始前,刘和宾都要和农机手一起,认真仔细地将所有农机检查一遍,该修的修,该润滑的润滑,以确保这些农机在使用时不会出现问题。
除了有农机帮忙,小麦若想丰收,离不开的自然还有化肥。“我今年买了多吨化肥,足够我自己和周围的村民用了。”刘和宾说,这些化肥是用来作追肥的,也就是说给小麦浇水时用的,而他另一个仓库里还有种肥料,是自己用配肥机制成的,在播种的时候使用。“我年买了台制肥机,然后自己买氮磷钾这些化肥原料,按照配比配制,每吨化肥能节省四五百元。”刘和宾告诉记者,播种的时候,每亩地大概需要施肥40公斤,用自己配制的肥料,按照农场目前的多亩地计算,每年种两茬庄稼,能节省2万多元。
随着土地流转活儿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农作物离不开灌溉。在绿之宝家庭农场,灌溉方式从今年3月起正式改变。
“以前,农场用的都是滴灌。现在,我准备把80%的滴灌改成喷灌。”刘和宾说,这项工程从今年2月15日开始,预计3月份完成,不会影响小麦返青后的第一次浇水。
在滴灌换成喷灌工程现场,记者看到了52岁的马素峰。“慢点儿抬,慢点儿抬”“往下放,放”“好,对准了”……在一片麦田地头,马素峰正在和另外三个人换泵。“浇地的方式不一样了,泵也得换。”说完,马素峰蹲下,仔细看他们把水泵管对齐、螺丝拧紧。
马素峰是藁城区南孟镇韩家洼村人,自己家以前有台收割机,农忙的时候,除了收割自己家的庄稼外,还给其他村民或者到附近村里收割,收取一定的费用。然而,随着村里土地的流转,找他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年,他来到了绿之宝家庭农场。在这里,收获的季节,他是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忙碌,每天能挣元;所有庄稼入库后,他又可以在农场浇地、施肥、喷药等等,总之,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他每年的收入也达到了8万元,“比以前开收割机挣得多多了。”马素峰笑着说。
马素峰(左二)和施工人员一起更换水泵。打造制种基地贡献优良麦种
农业强国,须有重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而种好粮、打好粮、贡献小麦优良品种,是刘和宾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
刘和宾是藁城区韩家洼村人,中学毕业后,他怀揣着致富梦,开始外出打拼,当过油罐车司机、开过水暖安装门市、经营过煤场、承包过工程……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年轻老板。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年9月,刘和宾积极响应“返乡创业、共建家园”的号召,回到家乡,创办了藁城绿之宝家庭农场,流转了本村多亩土地种植小麦,开始了农民生涯。
万事开头难,农民之路并没有刘和宾想得那么简单。
“从没种过地,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他告诉记者,因为不懂农业,在年麦收时,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准备不足,单纯地认为晚收割会提高产量,往后推迟了收割时间,结果收割面积不到三分之一时就遇到了下雨天气,多亩小麦被雨淋,质量下降,一年下来赔了钱。
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在认真分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后,他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项专业农民培训班,学习养殖种植技术、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通过公共课、专业课、考察参观等的学习,对现代化农业的认识更加深入了,成了种庄稼的“好手”。
“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只繁育小麦优良品种,而且是订单种植,这样就不用担心卖粮的问题,价格也有保障。”刘和宾说,所以,从年到现在,他一直种的是优质麦——藁优,亩产在公斤以上,尤其是近三年,亩产达到了多公斤。
致富不忘众乡亲。为了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推动下,刘和宾联合当地种粮大户率先在全区自发组织成立了藁城区青农汇优质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与种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制种订单的形式,致力将藁城打造成覆盖周边县(市)的粮食制种基地,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订单农业中来。
绿之宝家庭农场作为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教学基地,每年都举办多批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现场教学,吸引了鹿泉、井陉、深泽、元氏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前来实习实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国家先后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让我们农民收入增加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生活更有奔头了。”刘和宾说,希望通过自身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依靠土地也能富起来。
优化农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年,藁城区强筋麦种植面积46万亩,强筋麦品种普及率达92%。
年,藁城区粮食产量迈上了新台阶。粮食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50.8万吨,实现面积、总产“双增加”。同时,以优质强筋麦为抓手,全力打造“中国强筋麦产业之都”,形成了“科研育种、良种繁育、绿色生产、原粮流通、面粉加工、宫面制作”等六大板块。投资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涉及5个乡镇12个村,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同时,进一步扩大小麦育种选种基地规模30亩,年已在河南商丘建立一个异地选种鉴定基地,年计划再建2个异地选种鉴定基地,分别筛选品种抗冻性、抗病性和丰产广适性。配置杂交组合多个,新品系鉴定达到多个,出圃优势新品系个,参加省级以上试验新品系7-10个。
据介绍,年,藁城区全力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牢牢守住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区)、全国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示范县、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年,藁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和国家级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
接下来,藁城区将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保障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与此同时,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进一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文/图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