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园博园石家庄园宫灯烛华生异彩邯

石家庄园,名为“烛华园”,占地约平方米,以藁城“宫灯文化”为主题,围绕宫灯的样式、材料、制作工艺、民俗文化等内容,结合展园内迎旭轩、观澜榭、伴月廊、叠水飞瀑等主要景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具有石家庄地域特色的宫灯文化主题和展园特色。

“藁城有着近两千年制作灯笼的历史,被誉为‘宫灯之乡’。藁城宫灯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展园项目负责人王慧博告诉邯报融媒体记者,相传清雍正年间,知县将当地的灯笼进贡给皇宫,深得皇帝喜爱,被定为贡品,藁城的灯笼自此得名“宫灯”,其中以红纱灯最为有名,有“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的美誉。

石家庄展园“烛华园”鸟瞰效果图

“目前,‘烛华园’绿化部分乔灌木已全部完成,正在栽植地被花卉;土建部分园林景观建筑及小品、园路广场铺装已基本完工;水系驳岸、给排水及照明工程全部完成。”

石家庄展园“烛华园”主入口效果图

邯报融媒体记者在“烛华园”看到,主入口区左侧有一组金属雕塑的“宫灯”。三组红色宫灯大小不一,错落有致,起伏的飘带、灵动的舞姿,展现了人们节日喜庆、热烈奔放的欢乐场景,与宫灯福寿、吉庆等美好寓意相契合,为展园营造了吉祥、喜庆的浓厚氛围。

雕塑后侧种植了栾树,因其果实形似灯笼又名灯笼树,一颗颗鹅黄、嫰青与粉红相间的果实如盏盏摇曳的灯笼,在微风中哗哗作响,绚丽悦目,与园中的各式灯笼相互呼应,形成宛若天成、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主建筑“迎旭轩”的门为灯笼状造型,门前为巨型盆景,从展园主入口观看,盆景与“迎旭轩”的门构成一副典雅的传统风景画。“迎旭轩”内展示着多种宫灯并配有灯谜,通过解谜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性。与“迎旭轩”相连的是一道曲廊,曲廊尽头的榭是园中观鱼赏荷的佳地,故曰“观澜榭”。一轩一榭一廊曲折相连、高低错落、风格统一构成了展园的核心景观。

在“伴月广场”,通过情景雕塑的形式,展示了宫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再现“拢形、穿竹条、打竹眼、刮竹条、锯竹片”等传统灯笼制作过程。广场右侧为“伴月廊”,呈弧形展开,形似弯月,与广场互补呈圆形,状似灯笼。廊架外侧高低错落的景墙上,设有各种灯笼形漏窗,漏窗内摆放的精品盆景增加了景观的层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伴月廊”后方为银杏和国槐密林,宫灯高挂、随星伴月、柔光交织、树影婆娑,形成静谧的意境,暗寓了藁城宫灯文化的悠久与灿烂。

“云龙亭”位于展园的制高点。云龙亭的整体造型是一个大型六角宫灯,特色鲜明。亭子的顶部,装饰有年画和龙头,每个龙头均可吐出水柱,形成六龙戏水景观。亭子底座周边有喷雾装置,水雾与亭子形成云雾缭绕、云中飞龙的奇妙景观,给游客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重体验。

此外,“诗韵”“映霞”景观区里,通过造型各异的精品灯笼展览橱窗等,让大家领略民间的质朴民风。

“烛华园”通过艺术化设计,将城宫灯文化寄予园林,并通过多样的造园手法,展现藁城宫灯文化的精美,铸就了展园的灵魂,形成了展园的主题,体现了“园博盛会,异彩”的建园旨意,独特新颖,别有一番天地。

邯报融媒体记者孙秀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