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四连降这波疫情拐点到了吗环球

本文转自;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张尼)31省份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以下,河北新增确诊病例实现“四连降”,黑龙江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两连降”……连日来,国内疫情数字变化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这波疫情“拐点”已经到了吗?

1月20日,石家庄一小区内,居民正在进行核酸采样。中新社记者陈昊摄

积极信号!河北确诊病例数“四连降”

19日,31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病例降至88例,其中河北报告19例。

数字似乎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本轮疫情最严重的河北。

观察疫情暴发以来河北的病例数字可以发现,首例病例报告时间为1月2日,1月3日至5日病例呈现快速增加,6日达到高峰,7日至9日波动下降,10日至16日处在一个高位平台期,直至17日、18日病例数开始下降。

90、72、54、35、19……1月15日以来,河北的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实现了“四连降”。

另外,河北尚在医学观察的本地无症状感染者自17日以来,一直维持在例以下。

与此同时,在黑龙江,自15日以来,日新增确诊病例一直在30例以下,19日当天,黑龙江报告本地新增确诊病例16例。

另外,从17日开始,黑龙江省内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也持续下降。

1月15日,石家庄消防救援支队藁城大队消防员在小果庄村村口路段消杀。当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开展防疫消杀工作。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拐点”已来?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人们期待的“拐点”已经到来?

首先,人们最关心的是“拐点”到来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医院副院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童朝晖曾解释称,“拐点”出现要看两方面:第二次核酸检测的结果,通过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检测结果来初步判断;潜伏期,两周之后隔离人群以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中没有新发病例时“拐点”将出现。

8日,石家庄市首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束,共检测万余人,累计检测出阳性人;14日,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束,累计发现阳性病例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汪大明认为,目前河北出现的确诊病例基本上是之前的“存量”,但也不排除有一些病例从核酸检测阴性直接发展为出现症状的确诊病例,只是概率较小。

19日,在河北省第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流行病学专家师鉴给出了判断:尽管目前新增确诊病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鉴于传染病发展规律和新冠潜伏期长等特征,未来几天仍会有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当前仍处于严防死守关键期,期待“拐点”早些出现。

黑龙江绥化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董文琴日前表示,从现在的数据来看,还不能够直接判断疫情的峰值已经过去。董文琴表示,还需要再观察几天,看一下趋势,才能够最终判断。

在20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给出判断:从目前每天新报告的疫情数字来看,河北疫情增长受到了明显的遏制,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在落实中,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黑龙江省的疫情也会尽快得到有效的控制。

1月18日,北京大兴区启动天宫院街道及周边5个街道、2个基地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计检测52.2万人。中新社记者赵隽摄

吉林、北京又有新情况防控神经仍不能放松!

尽管全国的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出现下降的积极信号,但要看到的是,目前,全国的高风险区已经增加至6个,涉及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另外,吉林、北京等地的新增确证病例数仍在增加。

在河北确诊病例出现“四连降”的同时,吉林却出现了确诊病例数的“四连增”。

19日,吉林省的本地确诊病例达到46例,为全国最多。截至1月20日9时,吉林省本次输入性疫情累计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例,其中确诊病例例。

19日当天,北京也报告了7例本地新增确诊病例。

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