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cepi.cn/finance/2021/0909/0949754.html
靖难立功
张辅,字文弼,年出生,河南祥符人,即现在河南省开封,荣国公张玉的长子。
张辅比朱棣小15岁,只比朱能小5岁,父亲是有名的武将,不仅个子高、身强力壮,而且性格刚毅、严谨,还有父亲的风范,张玉为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张玉的长子,自然不差,比如“战神”李景隆有个牛叉的老爹李文忠,自己也没有老父亲的风度,把朱允炆坑了,两人相比,张辅能把李景隆甩几条街,这一点也不夸张。
建文皇帝即位后,
厉行削藩
,朱棣起兵靖难,张辅跟其父张玉随朱棣四处征战,在与朱棣的战争中,张玉也战死于东昌战场,张辅继续与朱棣和南军作战,然后,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等地立下汗马功劳。
朱棣入南京称帝,开始大封靖难功臣,父亲张玉被奉为荣国公,张辅也因功被朱棣封为信安伯,食禄一千石,念张玉父子在靖难之役所立战功,朱棣迎娶张辅的妹妹为妃子,后又改封新城侯,食禄一千五百石。
首平安南之乱
安南作为明朝的附庸国,经历了严重的内乱,
外戚黎季犛
篡位,前安南国王之孙陈天平求救国大明,朱棣派都督黄中、副手薛岩率领五千兵卒前去送其回安南继位,没成想黎季犛设下埋伏,不仅打死了陈天平,还打死了薛炎。朱棣大怒,立即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80万大军征讨安南,但没想到朱能死在在安南远征途中,张辅临时担任主帅,这也是第一次带这么多人远征,“绥靖四大公”死了三个,只有淇国公丘福还活着,胆子大,不够聪明,最后在北国大漠惨死,还连累众将,就这样作为将二代的张辅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人生。
张辅率军入广西,云南守将沐晟联兵攻入安南境内,张辅先从凭祥进军,列下黎季嫠二十条罪状,得到安南人民的支持,打赢了安南战役,进军富良江边,安南部队很可能坚守,并将战舰集中在江河中,并在几个州的狭窄地区筑城,这样使军队疲惫不堪,张辅自然不会坐等,他把新福将大军移驻到三带州,命人加紧制造船舰以备攻隘之用,朱棣为了鼓励张辅,就是说朱能死了,你要担起责任,并让他趁冬季瘴疠未兴,速战速决将安南之乱平定。
张辅迅速在富良江北,并派骠骑将军朱荣
在嘉林江攻击安南军,进而联合沐晟的军队进攻多邦城,张辅不愧是武将出身,他先是率兵佯攻他处故意麻痹敌军,然后命都督黄中等率领敢死队夜袭登城,一鼓作气攻入城中。
安南军没办法驱象迎战,大象战斗力可不用说,也不担心,他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狮子画在战马的头上,再加上火器进攻,大象看到这种情况直接退缩,安南军不是因战争而战死,而是因为大象踩死了很多,明军大举进攻,斩杀安南军首领两人,俘虏斩杀安南军无数,张辅又派别将李彬、陈旭攻取西都,分兵击破安南援军,黎季犛自感大势已去,焚毁宫室仓库逃到海上,三江州县纷纷投向。
第二年春天,张辅派清远伯王友等人渡过注江,攻破数个营寨,还斩首敌军首级三万七千余,在盘滩江上击败安南军残部,平定东潮、谅江等地。
明军继续进兵木丸江,击败黎季犛的舟师,斩首一万级,安南军溺死者无数,安南军妄图进兵富良江,被张辅和沐晟联军夹岸攻击,柳升等人率领舟师冲杀,安南军大败,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场面一度惨烈无比。
张辅率大军趁突降大雨致江水上涨迅速渡江,到达奇罗海口,活捉了黎季犛,将俘虏的安南诸王、将相大臣全部用槛车押送京师,安南被平定,朱棣将安南设为交趾布政司,独立余年的安南地区再次纳入中原版图。
张辅因功被封为英国公,一门两公爵,张辅并没有承袭其父张玉得荣国公爵位,凭借自身能力获得殊荣,朱棣还特意赋写《平安南歌》赞张辅之功。
张辅得荣耀之战就是平定安南,由于安南偏远,大明朝鞭长莫及,在加上脱离中原王朝统治时间太长,安南在张辅首次平定之后不久又复叛,这次是陈氏旧臣简定叛乱,朱棣先是派沐晟征讨,最后沐晟不敌战败,没办法,还得张辅出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安南不断发生叛乱,张辅也反复被派上战场平乱,先后平定简定叛乱、陈季扩叛乱、陈月湖叛乱,后来朱棣为了稳定安南局势,直接命张辅助为交趾总兵官镇守安南,据越南记载,张辅被宦官马骐弹劾,遭朱棣怀疑,将其召回京师,改由李彬镇守交趾,此说法存疑,朱棣向来对功臣要比他爹厚道,应该是朱棣要张辅随征漠北,才会将其召回,而非猜忌。
就这样,安南反复叛乱,朝廷反复镇压,致使大明朝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直到最后也没能彻底解决安南问题,到了宣德朝只能放弃安南,实属可惜。
远征漠北
如果平定安南是张辅的高光时刻,那么随朱棣远征漠北应该是张辅的锦上添花之举,但并未如愿,北元自从被朱元璋赶回漠北之地后,一直侵扰明朝边境,后来北元被打的分裂成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部分,其中鞑靼势力最胜,不仅侵犯明朝边境,还将明朝使臣郭骥给杀了,朱棣命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北征鞑靼,因丘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丘福也战死,靖难功臣也死伤很多,气得朱棣直接将丘福削去公爵,还将其家人流放海南。
朱棣哪里能忍下这口气,于是亲率五十万大军直奔斡难河,将鞑靼狂揍一顿,鞑靼被打压下去之后,瓦剌部开始崛起,妄图一统蒙古,被朱棣在忽兰忽失温一战中打得求爷爷告奶奶。
朱棣前两次北征时,张辅在平定安南叛乱,等到张辅随朱棣北征,朱棣命张辅商议北征的运粮事宜,张辅提出建议,朱棣采纳,但并未随朱棣出征漠北,即使后面的两次北征,张辅也没能立下战功,因为一直找不到蒙古人的主力所在,终因朱棣时日不多被迫撤兵,张辅也没能和蒙古人大战一场,失望而返。
参与平定汉王之乱
朱棣病逝于榆木川,朱高炽即位后,对张辅也是恩宠有加,朱高炽还没当上一年的皇帝就挂了,汉王朱高煦试图截杀北上继位的朱瞻基,没有成功,等到朱瞻基即位后,朱高煦还不知收敛,意欲联合朝中大臣谋反,夜里派人去张辅住所,被张辅抓住告知朱瞻基,调查得知朱高煦确有谋反之嫌,张辅保证自己带二万军队讨伐,最后朱瞻基在杨荣力劝下决定御驾亲征,最后朱高煦叛乱被平定,此后,张辅威名更盛。
土木之变战死
要说张辅的人生,那真是一路开挂,凭借自己的军功获得公爵之位,历经四朝,恩宠不减,怕是只有张辅了,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张辅晚年迎来了他丧命之战—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专权,文武百官都对其趋之若鹜,只有张辅敢和他对着干,毕竟张辅是四朝老臣,没成想,大明江山就毁在了这个死太监手里。
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侵扰大明边境,王振唆使朱祁镇御驾亲征,英国公张辅随军,当时的张辅已经七十多岁了,朱祁镇带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边关,王振没有一点军事才能,朱祁镇却只听他的,最后酿成大祸,明军被瓦刺突袭全军覆没,张辅也死在乱军之中,享年75岁。
马革裹尸本是武将最高光荣,但土木堡一役不仅把明军精锐消耗殆尽,就连皇帝都被人捉去了,何等屈辱?张辅一生战功赫赫,却被一宦官坑死,何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