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做到位,双增有盼头

白癜风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张立学的“双抢”VLOG

人物

张立学 藁城琦未来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焦点

抢收抢种

坐标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兴安镇西里村

时间

年6月1日

采访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常力强

我叫张立学,今年50岁,从年开始流转多亩土地种粮。流转规模几经扩大,现在有亩。我成了村里乃至周边 的种植户。

我们这里大田一般是冬小麦收割后种玉米、大豆和谷子,秋收后再播下麦种。一年四季基本是无缝衔接。种了9年地,我一直种用于加工面包、饺子和藁城宫面的优质小麦,价格也比普通小麦略高一点。

现在我们种地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浇灌和喷防设施大大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但大田农业仍然不可避免要受各种天气情况的影响。去年秋涝给冬小麦播种造成的难度更是前所未有。

当时地里全是水,平均水深有三十四厘米,最深处都接近一米。我心想,种麦的时节旱地几乎成了湖泊,这下坏了。但有一个信念就是现在科技发达了,机械设备也给力,一定能排干水,播下种。经过十几天的昼夜抽排水和土地晾晒,去年11月3号终于把多亩小麦全部种完。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但细算账后发现,抽排水和平整土地,以及晚播用种量翻倍等各项支出,使得每亩小麦的成本比往年高出多元,亩地支出增加40来万元。投入是高,但地不能不种。

好在去年冬天气温偏高,加上开春后管护到位,后期苗情一天比一天好。

这几天随着灌浆期的结束,小麦进入成熟期。从长势看,成片的小麦完全不输于往年,预计到6月12日就可开镰收割。

虽然临近收获,但我们对麦田的管护仍不能掉以轻心,比如为应对阴雨天小麦可能发生赤霉病和条锈病,我们提前喷施了杀菌药,争取让每一株小麦都能有收成。

从前期晚播到后期各个生长阶段,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尽一切可能做到位,以减轻不利天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眼下终于丰收在望,但麦田长势再好,也要能按时收回来变成粮食,悬在心里的石头才能落地。按照往年的产量测算,今年一斤小麦得卖到一块四五,我才能把去年秋天晚播增加的成本抵消掉。

最近,我时时盯着天气预报,就盼着天气能持续晴好,千万不要出现连续降雨,让后期小麦能充分成熟,如期收割,力争把每一粒粮食都收回来,紧接着再把玉米和大豆及时播种上。

我已经预约了10台大型收割机,小麦一成熟就要用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收。而且今年因油价上涨每亩的收割成本大约也要多出10元左右,所以更要做到能多收一粒就多收一粒。如果天气能帮忙的话,多亩地大概在6月25日前就能完成收割和玉米大豆的播种,实现夏粮和秋粮的有序衔接。

种多亩地看着好像是一件粗活,实际上要把心操在极为精细的地方,要抢农时,要看天气,还要 采取预防措施,既要种得下,还要收得回,可以说从种到收到每一天都马虎不得。

抢农时,把粮食按时种下去、及时收上来,还得能存得住。希望国家能多支持种粮大户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把我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存得更好、卖得更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