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疫情防控存短板,诊所乡镇卫生院缺乏

秋冬季流感疫情、新冠疫情交织,如何进行有效防控,对全国医疗机构都是一次考验和挑战,这个挑战在农村更显艰巨。

原因在于,农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薄弱,可能会导致感染更多在隐蔽情况下进行。

1月4日,石家庄市藁城区公布新增2例确诊病例行程轨迹。从轨迹可以看到,患者早在年12月26日已经发病,新冠病毒早已展开了传播,但是确诊却在7天后。

据官方公开信息:患者2,男,52岁,现住石家庄市藁城区刘家佐村。年12月26日出现发热症状并居家,27日到藁城区小果庄村某诊所就诊,27~28日居家无外出,29~30日再次到同一诊所就诊,31日~年1月2日居家无外出,1月2日下午由家人驾医院就诊,当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经鼻、咽拭子采样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患者3与上述病例有着相似之处,年12月30日身体出现不适,31日由家人驾车送到邻村某诊所就诊。除此之外,从年12月30日至年1月3日居家治疗,1月3日,经疾控部门集中筛查,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现在感冒很多,农村大多选择去诊所买点药,不医院。距离村子最近的乡镇卫生院没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也没有核酸检测设备,医院配备了核酸检测。我们这里只能给入院的患者做核酸检测采样,然后送到疾控中心去检测。”藁城区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

上述两个病例信息也显示,无论是诊所还是患者本人,医院申请做核酸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意识。

核酸检测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任何地方出现疫情,首先要做的就是新冠病毒核酸筛查。

年8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并指出,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要求的关键措施,也是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的基础和前提。

《方案》同时提出,到年9月底前,各地要实医院、医院、各级疾控机构以及县域内至少1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到年底前,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完成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以下称第三方实验室)作用,合理布局分区域机动核酸检测力量,形成快速反应的调集机制,具备在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时较短时间内完成人群核酸检测的能力。

藁城区位于石家庄市东部,年9月撤市设区,现辖13个乡镇、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个村,常住人口79.01万。区内拥有三家核酸检测机构,分别是:石家庄市藁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医院。

地图显示,从藁城区刘家佐村到医院的距离为42公里,到医院46公里,到藁城疾控中心47公里。也就是说,藁城区三家核酸检测机构距离患者2都不是很近,患者2选择到诊所治疗自己的发热症状。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都是大型的,目前尚未有可以配备到诊所的袖珍型。而乡镇卫生院,可能考虑到能力问题,目前也未布局核酸检测设备。对于农村来讲,如果不进行核酸检测,很难早期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一位核酸诊断试剂领域的专家表示。

核酸检测未来会不会放到乡镇卫生院,目前尚未定论。不过一位流行病学者认为,如何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担当起新冠疫情防控的守门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