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文化读元代安熙封龙十咏序探寻封龙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河北书院最早产生于北宋,而见于史志记载的宋代书院,河北仅有两处,皆建于风光秀丽封龙山之阳的中溪书院和西溪书院。

其中西溪书院是北宋张著在唐代姚敬隐居栖遁之处建立,张著因藏有九经,被人称为:“九经张著”,张著首次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人们通过张著题跋,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并了解了张择端的一些身世。

中溪书院则是由宋初名相李昉创立,后由张蟠叟诸人相继聚徒常百人。

李昉还在汉代李躬授业之所“结庐讲学”,到元代赋名封龙书院。

这些书院多具有私人讲学性质,以自由传授和研究学问为特点。这些书院原址在何处,年代久远很难说清楚。元代安熙的封龙诗咏序文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分享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封龙十咏序原文:

是山形势,宛如伏龙欲飞举状,故名:飞龙,至唐始改今名。

龙首峰在山之阳,高二百丈,顶有立石,望之如龙角。

熊耳峰高五百丈,摩云插汉,峭出群峰,山之极高峰也。

白云洞在狮子峰后、华盖峰西,天欲雨,则云从洞出,霁则如妇焉。

修真观在狮峰下,中央平坦,泉石甚盛,宋政和中赐敕额,迄今殿宇犹为山中之冠。

中溪书院在龙首峰下,宋初李文正公昉于此受业,山长张蟠叟等数人相与聚徒常过百人,后废于兵,独存夫子遗像。及治平二年左周所撰夫子堂记,中统初敬斋李公始为增葺,仍奉旨敦励学者甚众。

西溪废址在玉石峰东北、龙首峰西、虾蟆石下,李唐隐士姚敬等栖遁之地。宋时有九经张著为山长,聚徒百人。咸平之后,废于兵火。峰峦明秀、泉石清美、云烟奇丽、真群贤讲学进修之所,惜其无为兴复之者。

蒙泉、昼龛、吟台皆在中溪书院,而敬斋置祠其间,今亦皆芜废,几为樵牧区矣。

予以养疴、避暑、寓修真者三月。旦望必帅诸生谒拜先圣祠下,暇日则杖策登览、攀危、履险以穷全山之胜。遂各赋诗一首,且为叙次其略,如此用贻诸同志者,请偕赋之,或可为山中异时故事云,是岁龙集柔兆敦牂神峰野客叙。

元朝的安熙是藁城人,在封龙山养病避暑三月。期间见到李冶及其弟子,李冶是栾城人,李冶重振了中溪书院,并在此讲学。

封龙十咏序记录了封龙山名字的由来,简介了龙首峰、熊耳峰、白云洞、修真观的一些情况,尤其是对中溪书院、西溪书院做的介绍给我们留下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通过这个序文,我们知道中溪书院的位置在龙首峰下,中统时期数学家李冶主持增修,并记录了中溪书院内的《孔子像》、《夫子堂记》等碑刻,和蒙泉、昼龛、吟台等中溪书院内的景物。中溪书院旧址就是现在的封龙书院。

作者/来源:元氏发布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