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许多地区气温骤升到40℃以上、开启了高“烤”模式。
各地的气温,只能用一个字“热”来形容。热!
三伏还没到,为什么南方已经都这么热了?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6月以来(截至7月13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石家庄藁城区(44.1℃)、正定区(44.0℃)、河北灵寿县(44.2℃)。
国家气候中心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的消息:截至7月13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国土面积.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9亿。
这样的高温天气,被网友戏称为自己热的就像烤肉一样、身上撒把孜然就可以变成烤肉了。
四川、云南、河北、河南、浙江、江苏等9省已有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出现死亡病例。
为何这么热?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拉尼娜现象。
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年的冬天,由于拉尼娜现象造就了寒冷天气,属于典型的拉尼娜气象事件,导致今年夏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易偏北。
副热带高压正是此轮南方高温闷热天气的幕后推手。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葩”北上,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副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同时副高压致使台风“暹葩”携带的水汽导致中东部地区湿度非常大,造成人体感温度更加高。
一般来讲,外界温度超过37℃对于肌体就会产生危险。中暑患者的体温越高,生命危险就会越大。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的概率正在越来越大。
在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
这次报告用更多的证据,首次肯定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气温上升的全部责任,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地球气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本世纪末全球升温2.7℃,以现在各国的减排情况,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变化。
远高于《巴黎协定》此前预计的1.5℃,并表示这将导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热热热!我国及北半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
在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
依据高温影响范围、强度及持续时间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中央气象台高温预警分为3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三种颜色对应一级至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当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时,应尽可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当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医院治疗。
△年6月1日至7月13日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单位:天)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年以来最高,但影响程度不及年高温事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年、年、年等。
总体看来,今年的高温事件开始时间早于上述3年。
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7月以来,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病例。
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年6至8月,仅法国就有近1.5万人因酷热死亡。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
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具体到我国,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尤其是7月中纬度暖高压带发展加强,导致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15至30天(年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预防热,仍然是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