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摘要: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的成功,后天的努力固然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但是,好的运气也是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会成为促进成功的主要因素。正文:朱棣背负篡位的骂名,发起靖难之役,与侄子建文帝争夺帝位,最终打败侄子,夺取了侄子的皇帝宝座。朱棣之所以能够靖难成功,除了提前做足准备,并且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外,好的运气也是促进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朱棣的靖难成功是“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确实,老天给朱棣帮了大忙,助他成就了大业!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在朱棣的靖难之路上,老天爷是怎么给他帮忙的。老天一助朱棣:关键时刻刮起大风,帮助朱棣变逆势为顺势!话说朱棣扯起靖难大旗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控制了北平(今北京)九门,进而占据了整个北平城。在南京的侄子建文帝知道叔叔朱棣造反后,也丝毫没有怠慢,马上派遣老将军耿炳文率朝廷军队征讨。朱棣经过多年的边疆历练,已经成为当时一名优秀的统帅,不!应该是当时明朝廷最优秀的统帅!耿炳文岂是经常吊打蒙古骑兵的朱棣的对手!果不其然,在滹沱河(在今河北境内),老将军耿炳文率领的朝廷军队被朱棣率领的燕军打的丢盔卸甲、人仰马翻,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最后,耿炳文只好率领残兵败将退守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城,再也不敢出门迎战。老将军耿炳文战败后,建文帝慌了,准备更换军队统帅再伐朱棣。这时,黄子澄、齐泰等人向建文帝推荐了纨绔子弟李景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然而,这位公子爷只会借助父辈的功勋纸上谈兵,却没有实际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年少的建文帝竟然采纳了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任命李景隆为征燕大将军,统帅朝廷五十万大军讨伐朱棣。连老将耿炳文都不是朱棣的对手,更何况纨绔子弟李景隆呢!结果想都不用想,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被朱棣在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打败,李景隆率领少量随从狼狈逃回德州。建文帝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就惩罚李景隆,而是,仍然让他带兵再次去征讨朱棣。李景隆知道自己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他这次请来了得力助手——平安,并任命平安为军队先锋官,同时讨伐大军也由上次的五十万增加到了这次的六十万。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平安: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骁勇善战,更重要的是他曾经是朱棣的部下,特别了解朱棣的作战风格和作战套路。做好一切准备的李景隆,率领大军从德州出发,再次前去征讨朱棣。这次,他们开战的地方在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容城、定兴一带)。由于先锋平安和都督瞿能等人的正确指挥,外加奋勇杀敌,使得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燕军被多次打败,损失惨重,甚至连朱棣都差一点被俘虏。明建文二年(年)四月二十五日白天,平安、瞿能等人在战场上又一次让朱棣吃到了苦头,因此他们决定趁热打铁,夜袭燕军大营。晚上,朝廷军队包围并突袭燕军大营,燕军营地大乱。就在燕军即将完全溃败之时,朱棣的帮手老天爷来了,他带来了大风。战场上瞬间刮起的大风,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在很讲迷信的古代,帅旗被挂断乃是大凶之兆,再加上民间早就有“朱棣是真命天子”的传言,所以朝廷军队中开始出现混乱。朱棣趁机派遣精锐骑兵绕到朝廷军队后方乘风放火,然后猛烈攻击朝廷军队的后方,朝廷军队后方顿时大乱,燕军士气大涨,乘机反攻,大败朝廷军队,俘虏朝廷军队十几万人,缴获辎重无数。这次战斗中瞿能战死,李景隆率领残兵败将再次狼狈逃回德州。老天二助朱棣:关键时刻飞沙走石,帮助朱棣大破敌军!因为李景隆再次战败,使得建文帝再也无法容忍,他撤销了李景隆征燕大将军的职务,改任在“济南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盛庸为平燕将军,陈晖和平安为副将军,重新整军讨伐朱棣。这次,朱棣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因为这次统兵的是盛庸!在这里,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盛庸:盛庸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因战功升迁为都指挥使。建文帝即位后,盛庸先后跟随耿炳文、李景隆讨伐朱棣,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盛庸通过多次与朱棣作战,已经非常熟悉朱棣的战法。后来盛庸在“济南保卫战”中立下大功,被建文帝任命为平燕将军,统帅朝廷军队讨伐朱棣。朱棣在得知建文帝将李景隆更换为盛庸后,便率军主动出击,很快便和盛庸率领的朝廷军队在东昌(今山东聊城)相遇,并进行了决战。因为盛庸已经基本了解了朱棣的作战风格和出兵套路,所以他为打败朱棣专门设计了一套战法,并且配备了秘密武器——火器。此次决战的战果,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朱棣率领的燕军被盛庸率领的朝廷军队击败,燕军大将张玉战死,朱棣率领残军退回北平。可以说,东昌之战是朱棣靖难之役中最惨烈的一次失败。回到北平后,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的建议下再次出兵,但他这次再也不敢轻视盛庸了。建文三年(年)三月二十二日,双方在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相遇。盛庸仍然利用之前的战法并配备大量的火器迎击朱棣,双方都损失较大,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第二天,朝廷军队在东北方向列阵,燕军在西南方向列阵,然后双方再次开始了决战,就在双方都拼尽全力而苦苦支撑的时候,朱棣的帮手老天爷又来了,他再次带来了大风,带来了朝东北方向刮的大风。战场上瞬间飞沙走石,吹得朝廷士兵睁不开眼睛,更别谈作战了。燕军士气大涨,乘机猛烈攻击朝廷军队,盛庸大败,率领残兵退回德州。老天三助朱棣:关键时刻再起大风,帮助朱棣再破敌军!朱棣打败盛庸后,率军前去攻打军事重镇真定。而镇守真定的是吴杰,他是黔国公吴复之子,作战经验丰富,同时也参加了东昌之战,熟悉朱棣的作战风格和出兵套路,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朱棣考虑到真定城易守难攻,于是采取了诱敌出城的计策,与吴杰在真定城外的藁城(藁城这里不是指一座城,而是指一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了决战。在这场决战中,吴杰采取了盛庸在东昌之战中的战术,同时配备了大量的火器,让朱棣占不到一点便宜,战斗再次陷入胶着状态。紧接着,朱棣的帮手老天爷又出现了,他再次带来了大风,吹得朝廷军队没法打仗,燕军再次士气大涨,大败朝廷军队,吴杰率领残兵逃回真定城。尾语:从白沟河到夹河,再到藳城,老天爷连续刮大风帮助朱棣,使得朱棣及燕军将士都认为这就是天命所在,更加坚定了靖难的决心。其实,不光朱棣及燕军将士这么认为,部分朝廷军队的将士们也有同感。正所谓“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在七分打拼的基础上,若有老天帮助,你不赢都不行!参考资料:《明史》《明太宗实录》《明朝那些事儿》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