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珤(-),字邦彦,号熊峰,世称“熊峰先生”,真定藁城人,明嘉靖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謚文隐,后改謚文介,有《熊峰集》传世。石珤诗文风格多样,轶宋窥唐,被后世目为茶陵派殿军。兹就史传、方志、诗文集等多方面考证石珤生平事迹,以供学界参考。关键词:明代文学;石珤;《熊峰集》;年谱石珤(-),字邦彦,号熊峰,世称“熊峰先生”,直隶真定府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明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茶陵派代表作家,有《熊峰集》传世。石珤的诗文或雍容典雅、平正通达,或清新婉丽、冲澹自然,或沉雄古峭、讽谕多致,或沉郁感伤、凄楚幽怨,无论在思想内容抑或艺术风格上,都突破了台阁体的牢笼,体现出轶宋窥唐的创作旨趣。文坛盟主李东阳称赞石珤“诗词皆中规度,而七言古诗尤超脱凡近,所不及”,且以“后进可托以柄斯文者”相期。《四库全书总目》认爲石珤“当北地、信阳駸駸代兴之日”“独坚守师说,屡典文衡,皆力斥浮夸,使粹然一出于正”,是茶陵派的殿军。自明嘉靖年间以降,王世贞、俞宪、钱谦益、朱彝尊、纪昀、沈德潜、陈田、司马周、周寅宾、刘万川、曹向华、周亭宇等古今学者对石珤其人其文多有探讨,然石珤年谱至今付诸阙如。故笔者不揣謭陋,借点校石珤《熊峰集》之机,就管见所及,草成此谱,供治明代政治史、文学史者参考。明宪宗成化元年()乙酉一岁是年公生,其家世居藁城。杨一清《大学士石公神道碑》(下称《神道碑》):“公生成化乙酉。”李东阳《明故赠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石公墓表》(下称《石公墓表》):“石氏爲真定藁城世族,其先有长卿、汉卿、才卿者,并以直义闻于乡里,人至今称爲‘三石家’。”高祖石永,曾祖石友智,生平无考。按此即李东阳《石公墓表》“世有隐德”之意,公作《先祖赠监察御史府君墓表》(下称《墓表》)称二人“俱以令德着于乡里”,盖追美先人也。祖父石麟(-),“幼警敏,平旷明爽,不爲容饰,而潜有大志”。永乐二十一年(),未弱冠,即举顺天府乡贡。次年()会试,中礼部乙科,授山西临晋县学教谕。后署临晋知县,坐逸死囚,罪谪广东韶州英德河泊所大使,期年卒官。按《墓表》、李东阳《石公墓表》均未明言石麟生卒年,然合观二表,知石麟享年三十二,其续娶之徐氏卒于成化三年(),享年五十七,且二十六岁时丧夫,然则石麟当生于永乐三年()无疑。父石玉(-),字大器,爲石麟卒后三月徐氏所生遗腹子。天顺三年()举人,天顺八年()进士。自成化二年()起,历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江西道监察御史、山东道监察御史、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山西按察副使等职,汇官至山西按察使。后以云南按察副使致仕,归藁城,家居而卒。兄石玠(-),字邦秀,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河南汜水知县、河南道监察御史、山西按察副使、山西按察使、都察院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汇官至户部尚书。正德十四年(),石玠谏武宗南巡,忤旨,被责令致仕,家居二年而卒,赠太子少傅。著有《东滹漫稿》,未刊行。明宪宗成化三年()丁亥三岁祖母徐氏卒于京师。李东阳《石公墓表》:“继孺人徐氏,广信上饶人……成化丙戌,府县上其节,诏旌爲贞节之门。丁亥,卒于京师,年五十有七。”《墓表》:“祖妣益苦节,脱簪珥以供之无斁。天顺甲申间,家君举进士,喜且悲……县大夫闻其详,以上于郡,郡以奏之天子……天子若曰……事下以闻,祖妣凄然曰:‘吾以酬吾志而已,而顾蒙宠命,俾有今日,归报于地下,宜无憾矣。’明年,卒于京师,享年五十有七。”徐氏(-),广信上饶人,石麟继室,石玉生母。石麟卒于广东韶州英德河泊所任上后,徐氏力主归葬并生下遗腹子石玉,且在此后二十余年间全力供给石玉读书,是石氏家族崛起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成化二年(),被旌表爲节妇。公曾于《墓表》《述始》《贞节四咏》等多篇诗文中追美祖母之嘉言懿行。明宪宗成化四年()乙酉四岁是年已知阅读儒家典籍。《碌碌何足道》:“四岁知诗书。”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八岁是年通洒扫之礼。《碌碌何足道》:“八岁勤洒扫。”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丁酉十三岁公少聪颖,是年已能创作出优秀文章。《碌碌何足道》:“十三爲文章,光泽春雨膏。”《国朝献征録》卷一五引《南雍志》:“石珤……少博雅颖悟。”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十九岁公年未弱冠,即有文名,与兄石玠以文章干谒杨一清,一清甚奇之。《碌碌何足道》:“十九学渐富,士林有称号。”杨一清《神道碑》:“其爲诸生时,年未冠,与其兄故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致仕东滹公邦秀俱有文学名,常以其父宪使公之命来谒余,以文爲贽。比予出分外宪,越九年,以公务入京,时公已入翰林爲检讨。”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下称《人物考》):“珤自幼颖异庄重,弱冠爲诸生,即与兄尚书公玠俱有文学名,谒杨文襄公,以文爲贽,文襄甚奇之。”按杨一清是年任中书舍人,史称其任内“结交海内名士,文章日益有名,从学者日”,宜乎公兄弟以父执礼干谒之。又按,成化二十一年(),杨一清回云南祭扫祖茔,此后数年辗转于云南、江苏、陕西等地。弘治四年(),杨氏赴京师拜陕西提学佥事之命,离京时李东阳携公等相送,时公爲翰林检讨,距二人初见已逾九年,故《神道碑》云“越九年,以公务入京,时公已入翰林爲检讨”。《人物考》定石珤干谒杨氏在“弱冠”时,与《神道碑》相差一岁,不知何据,兹从当事人杨一清说。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人称石淙先生,祖籍云南安宁,成化八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陕西巡抚、户部尚书等职。嘉靖初,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卒謚文襄,赠太子太保,有《石淙诗稿》《关中奏议》《宸翰録》等多部著作传世。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二十二岁是年八月,公举顺天府乡试《易》科魁首,座主李东阳,二人三十年之交谊自此始。杨一清《神道碑》:“公举成化丙午乡试。”李东阳《送石邦彦检讨序》:“藁城石邦彦,吾同年云南按察副使大器公之子也。其于予始未通问。及予典试京闱,得《易》卷甚佳,遂以魁学《易》者。既揭榜,询而知其人。”李东阳《顺天府乡试录序》:“皇上临御之二十有二年,爲成化丙午……乃秋八月,实天下乡试之期。”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天顺八年进士,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史称其“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卒赠太师,謚文正,有《怀麓堂集》传世。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丁未二十三岁公与兄石玠同登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时人誉爲“二凤”。石珤《墓表》:“子长曰玠,举成化丁未进士……珤亦偕兄举。”《国朝献征録》卷二九引《户部尚书石公玠传》:“玠与弟珤奉教惟勤,同登成化丁未进士。”《国朝献征録》卷一五引《南雍志》:“石珤……与兄玠齐名……成化丁未,俱登进士第,时称二凤。”三月,公被简为翰林院庶吉士。公任庶吉士期间,成绩优异,颇得李东阳赏识。杨一清《神道碑》:“丁未,登进士,被简爲翰林庶吉士。”《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八:“(成化二十三年三月)丁卯,授……石珤……三十人改爲翰林院庶吉士读书,命右春坊右庶子汪谐、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检讨傅瀚教之。”李东阳《送石邦彦检讨序》:“后被简入翰林,爲庶吉士,凡预阁试,辄在优等。予用是爱且重之。”八月,明宪宗崩。九月,明孝宗即位。《明史·孝宗本纪》:“二十三年八月,宪宗崩。九月壬寅,即皇帝位。”明孝宗弘治二年()已酉二十五岁是年,公任翰林院检讨,参编《大明会典》,协同主持礼部会试。杨一清《神道碑》:“弘治已酉,授检讨,与修《大明会典》,同考礼部会试。”与座师李东阳相交甚契。李东阳《送石邦彦检讨序》:“及受秩爲检讨,朝夕相与,处义加密。而邦彦视予,若弟子之于师,坐立称谓,匪惟不爲抗,又若有过焉者。”又颇负文学名,任检讨期间,翰林院诸人多愿与公交游。《国朝献征録》卷一五引《弇州别记》:“石珤……授检讨,以文学名,诸先生多愿就交。”罗钦顺《送南京少宰石公入爲少宗伯序》:“钦顺初入翰林,则获从熊峰先生石公游。时公文名已日起,后数载……著述益富。”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弘治六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南京太常少卿、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卒赠太子太保,謚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传世。明孝宗弘治三年()庚戌二十六岁公作《庚戌元夜》诗。《后阳和楼赋》当作于是年或稍后。《后阳和楼赋》:“惟此楼之横跨兮,当定鼎之季年。逾十纪而更新兮,借寇君之晏然。”按“定鼎之季年”即洪武三年(),“逾十纪”则爲今年。明孝宗弘治四年()辛亥二十七岁杨一清赴陕西任提学佥事,公作《送杨提学应宁》爲其践行。石珤《送杨提学应宁》:“蚤闻伯起誉,亦欲抠吾衣。长风振郊壑,云龙忽分飞。仰止徒高山,而势不能依。……京国再相逢,蹲豸有余威。一展畴昔愿,清论聆霏霏。……晨星本易散,流云亦易微。溯彼西北风,兹怀良不违。”按该诗编年理由已详“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条。此处“长风振郊壑,云龙忽分飞”“京国再相逢,蹲豸有余威。一展畴昔愿,清论聆霏霏”云云即杨一清《神道碑》“比予出分外宪,越九年,以公务入京,时公已入翰林爲检讨”之意。明孝宗弘治五年()壬子二十八岁公据父口述爲祖父石麟作《墓表》,县尹穆侯琢石刻辞。五月,又代父作《告茔文》追思先人。九月,遵父命作《重修东岳庙记》。《墓表》:“珤侍家君二十年,虽显融闻望,未尝有德色,固知有罔极之思焉。他日乃谓珤曰:‘女祖迈种德,乃及后昆,流风在予,罔敢失坠,以有今日。爵爲大夫……未尝有曾参一日之养……衔哀负隐,五十余年,窃惧潜德之耀,世远而弗传焉,女其念哉。’珤用是悚惕,谨敷家君称述之辞,刻兹石表。……县尹穆侯济之闻之……乃相与琢石刻辞,用昭遗德云。”按自公“八岁勤洒扫”数起,至今恰二十年,此“侍家君二十年”之意。是年,石玉五十六岁,因其爲遗腹子,故云“衔哀负隐,五十余年”。《告茔文》:“维弘治五年,岁在壬子,五月庚午朔日,嗣子某爰建墓碑一通、敕命碑一通。既成,谨具牲礼之仪,昭告于皇考赠监察御史府君、皇妣孺人之墓。”按石珤《墓表》云:“祖妣……卒于京师,享年五十有七。时家君爲御史,监察广东道,乃以丧归袝于先祖。逾三年,复起爲山东道监察御史,皇帝敕曰:‘国家宠任事之臣,必有推恩之典,其赠御史玉父麟,如其官,母徐氏爲孺人。’”李东阳《石公墓表》云:“又三年,玉以考最,赠公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孺人亦被封命。”然则石麟及其妻徐氏获封赠远在成化十三年()。至今年,石玉以致仕多暇日,又兼年近耳顺,“惧潜德之耀,世远而弗传”,思光显父母,故始建墓碑、敕命碑。《贞节四咏》或亦作于是年。《贞节四咏》:“先祖母贞节事已在别録,其艰苦万状,卒收成功,古之忠臣烈士,殆不能过也。愧未能纪述以诏万世,谨撮其大概,咏爲四诗,告我后人永念无斁。”按《墓表》载“祖母贞节事”颇详,细玩《贞节四咏》序文之意,似当与《墓表》作于一时,姑置于此备考。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九岁是年,公因病告归。李东阳作《送石邦彦检讨序》,公答以《得西涯先生手教》。八月,公病愈回京,官复原职。《藁城穆侯考绩序》:“弘治六年,予请告归。”李东阳《送石邦彦检讨序》:“邦彦之归省于其乡也,谓予曰:‘何以教珤?’予方感于邦彦之知,又重其以规请,故以后所云者赠之,且望其来重相与讲焉。”《得西涯先生手教》:“多少英豪望后尘,清风长播玉堂春。斗星麟凤光天下,韩柳苏黄合一人。附骥惭非千里翼,登龙敢负十年身。青云仰止情何限,会逐鸣环上紫宸。”按是年距公登进士第不足十年,作“十年身”者,盖以上联云“千里翼”,爲求工对,故概言之。《明孝宗实录》卷七九:“(弘治六年八月)戊寅,翰林院检讨石珤病痊至京,复除原职。”明孝宗弘治七年()甲寅三十岁公作《李侍御考绩序》。《李侍御考绩序》:“允德亦按蜀,比还,再逾岁爲甲寅,适宗元已有河南按察之命,旦暮戒行李。其僚复迎谓曰:‘子尚念亦有三年之贺于宗元乎?史犹阙文,吾子其思将补之。’允德复以命珤。”《滹沱河记》最早作于是年秋。《滹沱河记》:“弘治六年,太守张君淑始开新河于郡南,费以万计,未再逾夏,水大入,复趋故道,功竟不成。”明孝宗弘治八年()乙卯三十一岁公作《赠山东张太参序》《送南乐王大尹序》。《赠山东张太参序》:“既乃弘治乙卯,果以明绩上之天子,陟参东藩。”《送南乐王大尹序》:“弘治乙卯,天子既行春令国中,念天下郡县容有不蒙其泽者,乃命冢宰简进士三十余人,补牧民官。于是锡山王君汝昭得大名之南乐,吾友邵地官国贤过以告予。”《藁城穆侯考绩序》至迟作于是年。《藁城穆侯考绩序》:“予初谒侯京旅,磊磊然豪丈夫。既听县政,里人踵至,多以慈祥闻者,予未之深信也。弘治六年,予请告归,入吾郡,郡人称其廉;入吾里,里人颂其仁……侯爲吾邑三年,循良之泽,人人所被,而邑中师儒,尤乐与之朝夕。于其考,遥愿一言以爲侯贺。”据《墓表》,弘治五年()五月穆侯已爲藁城县尹,据三载考绩之期推算,本文至迟作于今年。明孝宗弘治九年()丙辰三十二岁公担任礼部会试《春秋》科考官。《送刘进士奉使序》:“弘治九载,珤滥竽分考天下士之在礼部者,得江西刘君持庆焉。君明《春秋》学,深得《胡氏传》旨,旁通《公》《谷》《左氏》……于时今相木斋谢公学士、守溪王公实主考试遴选……乃季夏,封太仆卿钱公卒于江东,讣闻当宁,命营其域,而刘君乃以次奉冬官檄往莅其事。”按是年春闱主考官爲谢迁、王鏊,公仅分考《春秋》学。是年,作《送刘进士奉使序》《壬辰同年会诗得见字代陈天泽作》《送蔡秋官诗序》《送廖君从盛还海南序》。《壬辰同年会诗得见字代陈天泽作》:“二十四回春草生,昔人那似今人面?”按陈天泽与壬辰同年相聚,公代作此诗。壬辰爲成化八年(),二十四年后即今年。《送蔡秋官诗序》:“乃今年弘治丙辰,在职既逾七年,得擢署南京刑部员外郎。……各赋诗以见意。”《送廖君从盛还海南序》:“乃弘治丙辰,从盛长益贤……乃驾舟乘风省于东光,又友其弟于官署。居再逾月,起处言笑,蔼然骨肉之谊……珤既与考工游,又感其合散之有礼,用序其略,内于归舟。”明孝宗弘治十年()丁巳三十三岁公作《碌碌何足道》《昭信校尉神武右卫百户王公墓表》《送佥宪郝君序》《送张节判还莒州序》。《碌碌何足道》:“爲学二十年,闻善思允蹈。四岁知诗书,八岁勤洒扫。十三爲文章,光泽春雨膏。十九学渐富,士林有称号。瀛洲名滥入,君亲思未报。高步望登堂,爝火求就燥。迨今又十载,不觉壮夫到。彬彬犹未能,碌碌何足道。”按“爲学二十年”者,盖自“十三为文章”算起。公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登进士第(即所谓“瀛洲名滥入”),至今十年,故有“迨今又十载”之叹。《昭信校尉神武右卫百户王公墓表》:“弘治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卒,享年六十有七。”《送佥宪郝君序》:“弘治九年,大理寺右寺副郝君性之以公卿荐,受诏审录京畿诸郡刑狱……称旨。明年,遂擢为浙江按察司佥事,职屯田焉。”《送张节判还莒州序》:“又逾年,爲今年弘治十年,乃书政最于考部。”
(本文原载《古籍研究》总第72卷,凤凰出版社年,第-页。)
作者简介:李浩(-),河北邢台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古医疗社会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目前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南大学学报》《南方文坛》《古典文献研究》《古籍研究》《中华读书报》等各类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6篇、报刊文章若干,主持点校石珤《熊峰先生文集》、阮福《孝经义疏补》(“江苏文库·精华编”),参编传统文化读本2种。
作者简介:段睿(-),河北唐山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级硕士研究生,师从王青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喜游历,曾赴邯郸涉县、磁县、临漳等三国、北朝故地从事田野考察;工古琴,曾代表河北省高校参加第二、第三届“京津冀青年琴人论坛与音乐会”。多次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在《古籍研究》(第二作者)、《藏书报》发表学术文章。